专家解读中央政治局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集体学习
2015-09-17 09:17  

祝灵君:“严”、“实”与“细”、“小”的辩证法

2015年09月14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解读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正确把握下一步专题教育的方向和要求,本网专访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教授。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出践行“三严三实”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并就这一要求进行重点阐述。这段讲话深刻地点明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础,即把党风与民风的改善融于点滴积累之中,融于量变与质变的转换之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

祝灵君提出,强调“严”,重在做“微分”,即“防微杜渐”,不断去掉人身上“负向”的东西;强调“实”,重在做“积分”,即“多积尺寸之功”,不断积累人身上“正向”的东西。

强调“严”,首先要善于做“微分”。“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唐代名臣魏征在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指出:“凡百元首,承天竟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之乎?”魏征提出了一个几千年中国封建统治者最大的难题:为什么封建统治者做不到善始善终。除了制度因素外,最简单的原因是执政久矣,容易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缺乏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对小危、小祸不予重视,或者修身、修心不能有恒,结果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大问题变得不可收拾。难怪清初顺治皇帝对自己任命的官员有如下评价:“督抚初用,各各多有好的,日久年多就变了。”

毛泽东在1913年的《讲堂录》手稿中指出:“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其实,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不知不觉变成“温水煮青蛙”。党员干部善做“微分”,必须解决好“善始善终”的问题。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慎微”,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头不可。

强调“实”,还要善于做“积分”。《论语·颜渊》中子张问政,孔子回答:“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刘备在《蜀国志》中对刘禅谆谆教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反复强调:“精神心思,愈用愈灵,用心则小物能辟大理”,“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毋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这些古代箴言都讲明了一个道理——“天下大事必成于细”。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累起来的”。其实,修身养德也罢,律己律人也罢,谋事创业也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积小才方可成大才,聚小业后能谋大业。日积月累,人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业绩就会越来越多。党员干部善做“积分”,就必须形成“积小成多”的思维定力,明白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增强才干,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祝灵君解读认为,“严”和“实”的立足点都在“细”与“小”。当前,在全党范围内推行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也是党员干部底线思维的经常性训练平台。党中央部署这次专题教育并没有“高、大、上”的要求,只不过要求党员干部积平时之功、尽终生之力,习惯成自然,在修身养德、律己律人、谋事创业等方面多做“微积分”罢了。这条辩证规律不但对党员干部适用,对普通群众也适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秦华)


刘靖北:时时事事处处践行“三严三实

2015年09月14日15: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习近平还强调,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靖北教授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进一步阐明对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和践行“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对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三严三实”成为干部工作生活常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时时践行“三严三实”。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任何事情,坚持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周恩来同志指出:“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他提出并用一生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要求。“三严三实”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为人之本、成事之要、为政之道、施政之德,不是对党员干部一时的要求,而是一辈子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践行“三严三实”看作是需要终身不懈努力的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做人为官用权的底线,做出无愧于历史实践和群众的实绩。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既要靠自身努力,也靠党和人民监督;既要靠严格的自律,也要严格的他律。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之中,加快形成体现“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改进作风的制度保障;要强化立规执纪,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让“三严三实”成为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意志品质。

要事事践行“三严三实”。有人说: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一件件地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把平凡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就是不平凡。在一件事上坚持“三严三实”算不了什么,但在每件事上都坚持“三严三实”就很了不起;在工作大事上坚持“三严三实”不容易,在生活“小事”也能坚持“三严三实”就更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事坚持“三严三实”,就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舍得自我牺牲,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推动发展,坚决反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明哲保身、为官不为的现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事事坚持“三严三实”,就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不仅要抓重大决策和部署,还要研究具体办法和路径,一环扣一环地去抓,把各项决策和部署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反对那种只想抓大事、管宏观,习惯于坐机关、发指示,而不习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不愿意去抓所谓“小事”的行为。“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事事坚持“三严三实”,就必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把持住小节,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要处处践行“三严三实”。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能够遵规守矩,做到“三严三实”,但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呢?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常常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发扬“慎独”精神,真正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讲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刘靖北教授认为,从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到“打虎拍蝇”、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系列严明纲纪、严肃吏治,扶正祛邪、正本清源的重大举措,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言必行、行必果的坚强决心,推动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政治生态显著改善、从严治党形成崭新常态。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让“三严三实”化为信念,化为方法,化为德行,以自身的表率示范作用,为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秦华)


肖纯柏:“三严三实”开创治国理政新阶段

2015年09月14日15: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解读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明晰专题教育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本网专访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性研究所所长肖纯柏教授。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意义重大,赋予了“三严三实”新内涵,提出了新论断,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三严三实”既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又开创了治国理政新阶段,是推进“四个全面”、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擎和作风保证。

“三严三实”是政治新常态,也是科学的工作生活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这表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集中教育活动,而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常态,贯穿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为做好一件一件事情和点点滴滴的小事琐事,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没有常态化,就没有长效化。让“三严三实”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不需要人提醒,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成为一种自觉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最根本的长效化。因此,践行“三严三实” 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贯穿于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三严三实”既强调底线思维,又突出高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践行“三严三实”不只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事情,并非与普通党员无关,而是保持党员“本真”“本色”的内在要求。这个“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忘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容易成为功利主义者。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侧重的是底线思维,讲纪律、讲规矩、讲法度,严以修身侧重的是高尚思维,讲理想、讲信仰、讲奉献。因此,所有党员都要行动起来,以强烈的党员意识遵守党章,保持党员的高尚性,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三严三实”是政党精神,也是中国精神。这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但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对践行“三严三实”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论述了严实精神。他说:“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倡导社会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严和实的精神。”由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为主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扩展为全体党员坚持“三严三实”,再拓展为全社会、全体人民弘扬严与实的精神,这是党内治理向国家治理延伸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严三实”是党内规矩,也是社会规矩,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内省实诚”、“和实生物”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最讲认真”的优良传统,又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神,是国家风尚、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的完美结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强保证。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秦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