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学习十九大报告·一日一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17年11月17日 09:11  点击:[]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和新举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11月6日起,推出特别策划《一日一课》,重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重要论述,并邀请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谢春涛解读报告内容。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习近平: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谢春涛解读:“主要矛盾是什么直接决定着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十九大之前,我们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是准确的。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很多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几十年来,我们因为这样的判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写入了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但这次十九大为什么要改变这个判断?确确实实是因为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我们有220多项工业产品的产量、产能已是世界第一,甚至我们有些产品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我们去产能就是去掉了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等一些产能。所以,不是简单不足的问题了。另外,仅仅是物质的需求,我们很多老百姓满足的状况已经很不错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就讲到了,人民有什么需求呢?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谢春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当中讲到了这一个方面的‘变’,还讲到了另外两个方面的‘没有变’。什么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状况也没有变。过去我们是讲三个都没有变,包括主要矛盾也没有变。现在一个变了,另外两个没有变。有的人感觉这是不是矛盾?看似矛盾,实际上一致。比如我们经济总量很大了,但是人均呢?我们在世界上的位次就比较靠后。初级阶段当年我们讲至少上百年,我们要通过上百年努力解决我们这个落后的问题。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我们要努力地来提高我们的发展水平。”

    谢春涛分析:“主要矛盾的变化,虽然表述变了,但着眼点还是强调发展,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紧接着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特别强调要坚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坚持改革开放,一个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书记认为,这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个基本路线的重申,跟主要矛盾的判断、跟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判断、跟我们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判断,那是完全一致的。”

    上一条:[学习十九大报告·一日一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下一条:学习十九大报告·一日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opyRight @ 中共陕西科技大学保障系统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