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
——三论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着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善作善成、善始善终,这是推动改革的必备能力。
正确处理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推进改革既要管宏观,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领导干部要“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高推动改革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各级干部尤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摆脱“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抓紧成为推动改革的“行家里手”。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已成千帆竞发之势。无论是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是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无论是协调推进,还是重点突破,如果能力上不去,就不可能把改革的战略部署向实践的纵深推进。着眼于当前的实际,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善作善成,发挥好善抓落实的能力、善于统筹的能力、善于突破的能力。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对于各级干部来说,抓落实是一门功夫。改革发展千头万绪,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这样才能抓出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已经吹响,容不得还在那里观望等待;军令状已经下达,领导干部不能只挂帅不出征。面对具体改革措施,不允许当“磨盘”,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也不能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尽做虚功。不切实际,不做实功,不见实效,再科学的部署、再美好的蓝图也只会成空。惟有凭实立身、以实为尺,向实处着力,用实干说话,方能积跬步致千里。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矛盾有主次,诉求有缓急,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深谋远虑观大势,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也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以点带面,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形成“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良好局面。
“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推进改革,光有干劲和愿望还不够,更需要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化解过剩产能,怎样让阻力少些阵痛小些?推进城镇化建设,如何化解拆迁、环境、就业等各方面的矛盾?深化国企改革,用什么办法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激励管理者作为?这种种“两难”,都需要我们强化问题意识,以创新精神直面最突出的矛盾;都需要我们善于集成创新,到群众中寻找创新的灵感,以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凝聚改革共识,寻找破解难题的“两全”之策。
“政善治,事善能。”在新一轮改革的宏伟征程中,谋在深处,干在实处,不断提升改革能力,以善作善成的要求推动改革,我们定能迈过山重水复的重重险阻,迎来豁然开朗的崭新境界。(人民日报评论员2014年06月12日01版)
勇毅笃行,保持住定力
——四论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着力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改革越深入,就越面临重重险阻、种种挑战,何以劈波斩浪、乘风而行?“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深刻阐明了保持定力、勇毅笃行的重要性,这是我们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方法论。
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回顾30多年历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改革走到今天,国内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各种问题矛盾叠加而来,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只有以更好的心态、更科学的方法、更扎实的努力,我们才能攻坚克难、稳中求进。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在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时,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一再强调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正是要求我们把握大势、坚定立场,对方向要确定,对纷扰要淡定,对行动要笃定。心中有数,才能行之有度。思想上有主心骨、定盘星,我们就能不惑于纷乱现象,不畏于艰难险阻,做到“临大事而不乱,临厉害之际不失故常”;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保持定力,科学有序是基础。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正如财税体制改革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户籍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司法体制改革要协调好顶层设计与地方试点,啃下改革的硬骨头,尤需谋定而动、顺势而为。“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统筹好宏观、中观、微观,突出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为治有体,施治有序,我们就能做到“蹄疾而步稳”。
保持定力,历史耐心很关键。“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以往教训告诉我们,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从来都是改革发展的大敌。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从化解过剩产能的系统工程,到治理雾霾的持久战,破解难题、清除积弊,不可能一蹴而就。“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干事需要只争朝夕的劲头,更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防止乱折腾、翻烧饼,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我们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图近功至恒远。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全面深化改革这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充满自信走自己的路,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保持稳中求进的沉着定力,就一定能让改革巨轮乘风破浪、浩荡前行。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3日 01 版)